每天清晨,姚靖(中)和她的团队成员一起认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郑文韬本报记者车轮摄
每天7时刚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姚靖走进办公室,换好白大褂,拿出当天要学习的书本和笔记做重点备注。7时30分,如果你恰巧经过眼科病房示教室,会听到传来的琅琅读书声,“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那是姚靖带领科室年轻医生、规培生和研究生认真学习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
姚靖说,学习中医经典是科室每天都在进行的一项工作,即便当天只有她一个人到场,她也会雷打不动准时开始学习。对于自己的这份执着坚持,姚靖给出的解释简简单单,却值得每一个中医人思考——“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对提高中医诊疗水平帮助巨大,受益终身。”
近年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在学科带头人孙河教授、现任眼科主任姚靖教授的带领下,在省内乃至国内中医眼科界小有名气。科室开展的针灸治疗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的招牌技术,也是最让广大眼病患者口口相传的一大特色。姚靖说,采用针灸及一系列中医非药物疗法在治疗诸多眼科疾病上具有明显优势。谈及自己以前使用中药药物治疗眼病的临证思路,姚靖归结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今,通过深入学习中医经典著作后,姚靖感到收获良多。
今年年初,哈尔滨市的魏女士因患巩膜炎曾奔走多家医院,历时一年多,仍然治疗无果。经人介绍,她来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寻求中医治疗。首次接诊时,姚靖看到患者双眼发红,视力下降。经详细检查确诊为巩膜炎后,姚靖便针对患者眼部症状进行药物治疗。当患者再次来复诊时,眼部症状并没有明显减轻。详细问诊后,患者不经意间提及自己总感觉胃寒,喜欢喝热饮。此症状与《伤寒论》里的“半夏泻心汤”主治上热下寒证一致,结合该患者的眼部临床表现与全身症状,即眼部的“肺热壅盛证”与整体的“脾胃虚寒证”,姚靖当即开出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的中药汤剂对症治疗。一周后魏女士来复诊时,眼睛的红赤明显减轻,纵观舌脉,四诊合参,姚靖继续运用此方随症加减。当患者第三次踏进医院时,双眼红赤、视力下降等症状已经消退,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随着一次又一次地运用经方后药到病除,姚靖对中医经典著作及其临床思维方法敬意日深,她希望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更多的年轻医生和学生,因此才有了每天清晨她和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学习、背诵中医经典的场景。年轻医生张丹丹便是“每日晨读”的一位受益者,她说,多年后再次系统地重新学习《伤寒论》,并将其应用在临床工作中时,有了不一样的收获。每当她看到姚靖不论风雨、日复一日坚持为大家讲课的身影,感动的同时也增强了她坚持学下去的动力和信心。“原著里的条文晦涩难懂,一个人学很难看进去,体会也不深。姚主任通过先期自学后,再用白话把自己的体会讲给大家,同时融合病例,这让大家能够在脑海里形成深刻印象,并从中找到了学习乐趣。”张丹丹告诉记者,每天的晨读姚靖不仅带领大家共同朗诵医书条文,还一起观看名医名家讲解中医经典著作的视频,通过反复朗读便有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她说:“这对提高我们年轻医生的中医诊疗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姜德友曾在该院开设的“中医临床思维”系列讲座中提到,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院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专业本领,而学习中医经典著作中的名方,就是为了提升医生的临床辨证论治综合能力。面对医改新形势,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医诊疗水平,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美好期待,“熟读经典、做精临床”更像是一条“捷径”,姚靖和她的团队已然走在了最前方。
来源:2018年1月18日 黑龙江日报 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