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主页  学校要闻  院部动态  媒体聚焦  新闻专题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思想政治  学生活动  对外交流  人物风采  图说 
当前位置: 首页>>媒体聚焦>>正文
 
《人民政协报》专访黑龙江省人大代表、我校校长孙忠人
2018-05-30 13:54 文/范原菲 

 

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 助力健康中国    

 

编者的话:在日前公布的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入选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其中,该校的中药学学科入选国际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两个学科则同时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名单,这也意味着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三个一级学科全部入选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名单。面对新时代学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黑龙江省人大代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孙忠人感慨良多也信心满满。就该校的“双一流”建设及中医药学助力健康中国话题,笔者对孙忠人进行了专访。     

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建设一流中医药大学     

问:据了解,在2017年底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成为全国获评“A+”学科的三所中医药院校之一,也是省属高校中率先获评“A+”学科的院校。这样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     

孙忠人:作为黑龙江省高等中医药院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多年来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建设实至名归的一流中医药大学为己任,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工程建设并夯实办学基础,最终铸造出这样的核心竞争力。     

具体来说,我们认为学科是大学的基石,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近年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成立了重点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在学科布局上下工夫,积极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和中医药学术发展趋势,建设基础与应用结合,传统与现代结合,医学、药学及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创新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优势突出、结构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使各级重点学科数量跨越式增长,学科布局更加完善、合理。     

目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2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1个省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在省属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也处于先进水平。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博士授权一级学科达到4个,居全国同类院校之首,4个国家特色专业均有省级以上重点学科支撑,较好的学科建设水平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还有28个校级重点学科,成为各本科专业的强力支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     

总的来说,学校多年坚持的夯实学科建设基础战略为学校带来了发展动力与活力,这既体现在高水平人才聚集的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上,也体现在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成果产出与转化上。近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层面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7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成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药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方剂配伍规律、针灸作用机理研究和中医药治疗内科、妇科、肾病等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处     

于国内领先水平。     

人才强校,建设一流人才队伍     

问: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人才建设也是支撑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建设优势特色学科的过程中,采取了哪些重要的人才战略?     

孙忠人:的确如此,人才建设与学科建设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就本校而言,所实施的人才战略,可以分为学生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师资人才队伍的建设两个方面。     

就学生人才队伍的培养而言,我们认为其既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流大学应该培养一流人才,本科教育则是培养一流人才最重要的基础,也呈现了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办学特色。近年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加强本科教学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教学奖励、职称晋升、教研结合、科研反哺教学等一系列长效机制保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而根据新形势下中医药事业和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校对中医药人才培养还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重实践、强能力、广适应、高素质、有特色”的思路,并于2016年开展了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进一步加强专业分类指导,优化课程结构,构建融会贯通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明确专业定位,凝练专业特色,努力实现“夯实基础,突出特色,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     

与此同时,为保障教学效果,学校还创建了国内领先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内部保证与外部监控相统一的中医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坚持推行评教、评学、评管、督导监控“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全程监控机制,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保障教学质量。     

就师资人才队伍建设而言,近些年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政领导班子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广聚人才的重要性,并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狠下功夫、大做文章、务求实效。具体来说,该校党委2012年经过深入调研和反复论证,投入资金1735万元重点支持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12人;近年来,学校科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学术论文水平大幅提高,科研立项和成果获奖数量逐年攀升;2018年,学校在全面总结“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一期完成情况的基础上,预算投入资金3000万元,启动二期遴选工作,院士后备人选的经费支持力度由200万元增加至500万元,优秀领军人才的资助名额由原来的10人增加至20人。这些举措,都是希望通过加大支持力度,努力建设一支与学校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优秀创新人才队伍。     

不仅如此,学校还单独设立了“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目的是尊重不同类别教师的成长规律,为不同特点和专长的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空间、创造条件,让他们成为学校的有用之才,让每一个为学校付出劳动、作出贡献的人都得到尊重和认同,让各种岗位各类人才各尽其职、各显其能、各得其所,形成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助力康养事业     

问:除了培养人才,利用优势学科为社会服务也是高校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中,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利用优势学科服务社会方面有没有一些重要探索?     

孙忠人:学校正在积极建设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医养结合”项目,就是重要探索之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百姓的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该项目正是适应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响应省政府提出的“借助我省中医药资源,大力发展养老健康产业”的发展思路,超前定位而作出的战略选择。     

该项目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建设规模最大的“医养”工程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0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68万平方米,规划总床位数11000张,其中医疗床位1000张、养老养护康复床位10000张,预计总投资50亿元。在省政府、省卫计委、省民政厅的大力支持下,该项目依托学校及附属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优势,整合区域优质资源,积极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养老”产业体系,实现了“医、药、养、学、研、产、销”的一体化,并致力于打造黑龙江中医药健康产业品牌,被誉为黑龙江省“医养结合”旗舰项目。     

目前,项目一期规划建筑面积4.89万平方米已经建成投入使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作为哈南地区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该院设有22个门诊科室、7个病房、医疗床位500张以及一个康复理疗中心。以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为首的8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也落户于此,形成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诊疗中心。这些举措,让前来就诊和进行康复的百姓频频点赞。     

问:未来,对于“医养结合”项目的持续推进,学校有什么样的期待?     

孙忠人:希望该项目全部建成后能够在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振兴黑龙江健康养老事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比如进一步推进医疗养老服务和健康服务融合发展,从而推动黑龙江大健康产业发展,同时也为国内其他地方的“医养结合”项目开展提供地方经验。     

另外,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学校教育,为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储备更多中医药人才。近年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新增了运动康复学、中医康复学等本科专业,其中中医康复学专业为全国首次设立。未来,学校还将充分利用中医治未病、慢病的优势,积极补充设置健康管理、中医全科医学等专业,以及有关老年病医疗、老年养生保健、老年营养与康复及养老医疗服务类专业和方向,培养更多能够与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相适应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这些专业人才将依托我们的“医养结合”项目,获得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因而在专业技能方面更有优势。我们也希望这些中医康复人才不仅仅能够留在黑龙江省服务,而是可以遍布全国,为黑龙江乃至全国的健康养老事业发展助力。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师生代表团赴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参加第十四届中俄生物医药论坛

 

孙忠人教授在指导学生临床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康复理疗中心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实训教学

 

 

俄罗斯远东国立医科大学学生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开展实习交流,图为参观药用植物园。

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让中医药惠及世界造福人类  


 “中医药学作为中国高校独有的学科,不仅可在教育、科研、医疗领域开展对外交流,还可以通过防病治病的独特功效来输出国家‘软实力’,成为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优质载体。”孙忠人表示,在多年持续开展国际中医药教育、科研、医疗、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国外目前对中医药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强烈需求,因而支持中医药“走出去”,不仅能够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还能推动全球健康事业发展。  

比如,学校的两所附属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多种慢性病、疑难病方面的优势,赴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海参崴等地区医疗机构提供中医医疗服务,同时吸引大批俄罗斯患者来国内就诊,大大提高了中医药在俄罗斯的影响力,也为俄罗斯居民的健康带来更多保障。此外,学校还积极与黑龙江省卫计委、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共同打造对俄医疗健康服务产业平台,为医疗旅游康复项目提供医疗资源、科研资源、人才资源,共同开展线上、线下对俄诊疗、保健、康复旅游等服务。     

在多种合作中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哈洽会期间,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倡导发起的中俄中医药创新发展联盟正式宣告成立,来自中俄两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医药企业等共70家单位,作为该联盟首批成员联合发表了《共同宣言》,表示要“共同促进中医药在俄罗斯乃至世界范围内健康、有序、成熟地传播和发展”,这也将为满足中医药所到国家居民的健康需要做出贡献。作为该联盟的中方执行主席,孙忠人介绍,联盟成立一年多来,各成员单位在联盟框架下积极开展中医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品研发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并初步达成一些双边或多边的合作协议。比如,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医科大学等中俄高校互派学者访问交流和开展教学活动,互派学生开展临床实习和实践教学,还充分利用中国———俄罗斯博览会等平台,展示中医诊疗技术、生物医药产品和中医药文化,让俄罗斯百姓也能共享中医药带来的健康益处。     

作为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之一,除了开展对俄交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还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医学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了教育、医疗、科技合作与交流。目前,学校有长期国际合作项目140项,接受了国外来访学者500多人,培养了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5000多人。在2017年,中国和匈牙利两国政府还在布达佩斯签署了关于支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在匈办学的协议,在此之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作为中方执行单位,承担中国———中东欧中医药中心(匈牙利)项目建设。此外,学校还成立美国分校,首次在海外开设中药学学士学位课程。     

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建健康命运共同体的工具之一。孙忠人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续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建设,全面深化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医疗、科研合作平台建设,在立足俄罗斯的同时,巩固西欧,开拓美洲、澳洲,构建中医药国际人才培养体系,深入实施国际化办学发展新战略,全面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争取在全面开放新格局和中医药“一带一路”全方位合作新格局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范原菲)     

来源:2018年5月30日 人民政协报 八版专版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