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校主页  学校要闻  院部动态  媒体聚焦  新闻专题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思想政治  学生活动  对外交流  人物风采  图说 
当前位置: 首页>>学校要闻>>正文
 
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召开
2018-12-25 16:18  

 

 

12月23日,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暨二届一次全体(扩大)委员工作会议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召开。黑龙江省副省长孙东生出席会议开幕式并讲话。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长张欣霞,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匡海学教授,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国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王福学、校长孙忠人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刘红宁教授主持。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郭宏伟出席会议。2018-2022年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委员、部分2013-2017年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教师参加会议。    

 

黑龙江省副省长孙东生讲话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王启明讲话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副司长张欣霞讲话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孙忠人讲话

 

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中医药大学原党委书记刘红宁教授主持会议

孙忠人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向与会领导、嘉宾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学科专业建设情况,对中药学类专业教指委新老委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长期以来给予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关心和支持的各级领导、各位专家表示衷心感谢和敬意。他说,此次教育部设立的111个专业类及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仅有3所省属高校获聘为主任委员单位,这充分肯定了我校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中药学类专业建设水平,既是荣誉、更是鞭策。学校作为教指委主任委员单位,一定责无旁贷地完成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各项工作安排,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积极推进中药学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六个一流”建设,积极推动中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王启明代表教育部对本次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对黑龙江省给予高等教育特别是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表示感谢。他宣读了《教育部关于成立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通知》,并希望新一届中药学类专业教指委审时思变,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使命和新要求;顺势应变,积极推进“新医科”建设;谋事求变,聚焦贯彻学习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聚焦“卓越计划”、聚焦一流本科和一流课程建设、聚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和质量文化建设,做好新一届中药学类专业教指委各项工作。    

张欣霞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新一届中药学类专业教指委成立表示祝贺。她回顾中药学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希望新一届中药学类专业教指委作为教育部成立的指导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专家组织,承担起指导和推动中药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发挥好参谋咨询、指导引领、凝聚队伍的重要作用,成为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她同时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一如既往支持教指委工作,配合教育部共同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    

孙东生代表黑龙江省政府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对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全国各省市兄弟院校长期以来给予龙江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关注、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对各位专家学者来到黑龙江表示欢迎。他对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过去五年的工作,以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作为主任委员单位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和中医药高等教育工作,今后将继续加大支持力度,同时也希望继续得到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各兄弟院校的支持帮助,共同推进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他说,第二届教育部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再次评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为主任委员单位,体现了教育部对黑龙江高等教育的信任和关怀,希望新一届中药学类专业教指委扎实开展好各项工作,为我国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和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据悉,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自2013年从药学专业教指委独立出来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部对教指委工作的基本要求,紧密围绕中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聚焦当前中药人才培养“中药味不浓”的突出问题和高等教育改革存在的普遍问题,准确把握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中药人才的需求,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把握中医药教育教学规律,突出中医药特色,积极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中药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创造性的提出在人的更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坚持“中医药思维与现代科学思维并重”的中药人才思维培养,坚持“传承有特色、创新有基础、服务有能力”的高素质中药人才培养原则。二是推进中药学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检验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健全了认证机制,规范了认证程序,并在认证过程中率先开展中药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试”,由专家围绕中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热点问题命题,由教师团队指导学生进行答辩,建立一种以点带面的“考学生、评教师”的考核方式。三是围绕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的关键问题,聚焦中药学专业最具中医药特色的10门核心课程,搭建平台,多措并举,通过举办中药学类专业教师教学设计大赛、中药学专业核心课程骨干教师培训班、青年教师发展论坛、教学设计培训班、学生实验技能竞赛、各类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实现从传统的“三中心”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转变,从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向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转变,从单纯的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向高素质专业化发展转变。四是组织全体委员和高等中医药院校开展了中药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从中医药国家战略出发,研究了中药学类专业体系建构、课程体系与教材体系再优化,教师队伍的高素质专业化发展,实验、实训、毕业论文等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中药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思政等,为中药高等教育发展和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上一届教指委团结协作,保障得力,省级主管部门和学校支持力度大,工作富有成效,业绩突出,为中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积极的贡献。    

 

 

主席台领导为2018-2022年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颁发聘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匡海学教授被聘为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永吉教授被聘为秘书长。本届教指委共有3所省属高校获聘主任委员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是其中之一,也是全省唯一一个获聘主任委员单位的省属高校,并连续两届获聘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开幕式结束后,召开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二届一次全体(扩大)委员工作会议。在主席就座的新一届中药学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先后为各位委员、副秘书长颁发聘书,并为2013-2017年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颁发贡献奖。    

 

 

 

 

为2018-2022年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为2018-2022年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颁发聘书

 

为2013-2017年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颁发贡献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匡海学教授传达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精神,并就新一届教指委工作重点进行部署,表示要坚持立德树人,树立中医药理论自信、技术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坚持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紧密结合;坚持医教协同、校企联合,主动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坚持持续提升中药人才培养能力;坚持强化中药学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和成长成才为中心、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质量为王、标准先行,标准先行、使用为要,抓好国标落地生根,构建中药学类专业三级认证体系,探索建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中药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肩负起培养造就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高素质中药人才,推动中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李永吉教授报告2013-2017年教指委工作情况,及2018-2022年教指委工作计划和2019年工作要点。他指出,新一届教指委将聚焦“建设高水平中药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中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任务,通过开展中药高等教育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研究、构建中药学类专业三级认证体系、遴选“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组织教师竞赛、学生竞赛、骨干教师培训及各类专题研讨会和培训会等形式,加快构建高水平中药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中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与会同志围绕2018-202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精神,对2018-2022年中药教指委工作计划和2019年工作要点进行深入的研讨,为全面提升中药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言献策。    

供稿:常滨毓  摄影:白雪飞  编辑:李博宇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中心